胎毛笔加盟店哪家好(蔡应律:胎毛笔)
小外孙与生俱来的一脑袋漂亮头发,最终做成了三枝毛笔。这毛笔,也无非是一种书写用具,只是由于它受之于父母,又来之于天籁,并且,是把自己身体最初的也是最本源的一部份,敬献于文化圣坛之前,就有了一种珍贵而近乎神圣的意味。尤其是我这当外公的,因与这笔有着所谓血缘、血亲的关系,更莫名其妙地,对它有一种近乎不敢触摸、不敢言说的敬畏。事情发生在小外孙半岁的时候,主意是他爸妈出的,且对我保密。我压根就不知道,有一项计划在秘密中推进;也压根就没想到,世间有人在提供一种服务,将人的胎毛做成毛笔。直到有一天,一件包装、制作十分精美的工艺品,摆上我的案头,而令我惊喜不已又赞叹不已。三枝毛笔,算是小外孙所拥有的第一笔财产,它们分装在三只条形匣子里,匣子由整块的红木镂刻而成,漆成现木纹的巧克力色,推拉式匣盖上,有银色金属线镶嵌出的龙云图案,图案下方是“胎毛笔”三个字,手写,空心,同样用银色金属线镶嵌而成。笔就躺在匣中的红色绒布上,笔杆上刻了字。送给我们的一枝刻着“外公外婆留存”,下面是小外孙的名字梦寒,和他的出生日期。另外两枝,一枝送给他的大姨,也就是我们在外地工作的大女儿;一枝留给他自己,等他长大后使用。不难想象,他大姨收到这份礼物时,也象我们一样既惊奇又感动了好半天,觉得这礼物实在是太过贵重。新生儿的头发自娘胎里带来,故叫做胎毛。小外孙的胎毛长得好,黑幽幽的,泛着光泽。用我们布满岁月霜雪的眼睛看去,能看到令人敬畏的圣洁和华贵;用我们积满世俗尘烟的手掌去抚摸,能触到令人心惊的纯粹与感动。那么,生命的脆弱和坚韧,生命的柔软与绵长,生命的奥秘和启迪,都,——隐藏在这黑亮亮的胎毛里了。
胎毛长得再好,也不能带着它走完自己的一生——差不多是这样吧。迟早,总得剃掉,或者剪除的。胎毛与通常意义上的头发不同。胎毛的顶端是尖的,如针尖,似麦芒,凭此才长出了头皮;也凭此才可以拿它做成毛笔。剃去胎毛后,新长出的头发就不尖了,发梢是齐的,也就不能用来做毛笔了。那么,胎毛笔的珍贵,也正是在这一点上:人生只有这样一次机会,能献上自己的胎毛;人生也只有这样一次机会,能用这胎毛做成毛笔。历史上第一枝胎毛笔是何时出现的,一时无从考证。到网上搜索,得8个网站和2条新闻。8个皆企业网站,分布于从东北到江浙到湖广的广袤地域上,定制胎毛笔是其业务之一,自然多商业用语,如“小阿华胎毛笔,精彩人生第一笔”之类。两条新闻,其一为“父母表达对宝宝拳拳爱心成新时尚胎毛笔俏湛江”,其二为“刚当父亲心情好一枝胎毛笔八千八”。此外,是一些相关的简短介绍,说“胎毛笔一直被书家称为‘最好用的一种笔’”,“经36道工序,14次梳理顺齐,3次自然晾干,精心制作而成”,等等,不一而足。对胎毛笔的源流介绍,却阙如。这胎毛笔,摆在案头有些时日了,却至今没用过。它本质上说是件艺术品,而非实用工具。只宜珍藏,不宜示人;只宜把玩,不宜驱遣。显而易见,我如此这般珍视这枝笔,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——中国人对受之于父母的“发肤”素来看重,“束发”为童,“弱冠”成年。“冠”是男满二十行冠礼。清初、民初,更有为留不留发或剪不剪辫子而赴死的。另一方面,则是出于某种“自恋情结”,就因为那毛笔里有着自己的部份骨血,隐藏着自己的遗传密码。这东西说起来也不算个啥,但它却在冥冥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,支配着你的意识和行为。不用说还有个“感情放大”的问题,譬如小外孙的胎毛,若剃下扔了,也就扔了——世代以来,我们大抵就是这样做的。若是把它当回事再加工成什么纪念物呢?它就成了你心肝的一部份。当然,早晚有一天,我会提起它来写一回字的。那或许是在一个平平常常而阳光极好的上午,或许是在一个阴霾满天需要弹铗而歌的午后。至于小外孙留给他自己那枝笔,我倒希望,他不要视它为多么了不得的圣物而将它藏诸深山,束之高阁。他应当拿它好好习字,而不惜将它写秃,直秃到一毛不存。他不需要过份珍惜自己的羽毛,却有必要努力强健自己的筋骨;他也不一定要当什么书法家,但却一定要把字写好。这是我对他的希望。对他来说,最好的纪念物,既是那截根毛不剩的笔管,更是一手潇洒俊逸的好字。这,才是他一生的福祉。
作者简介
蔡应律,1946年出生,原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。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,曾在《诗刊》,《星星诗刊》,《小说界》,《四川文学》,《萌芽》。等刊物发表诗歌、小说、散文、报告文学等作品数百万字。小说《回声》、报告文学《命脉》分获第二届、第三届四川省文学奖、小说《家当》、散文随笔录《氤氲》分获第一届、第三届凉山州文学艺术山鹰奖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qy2005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