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号纪年法从什么时候开始(年号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?)
我们知道古代皇帝继位后要颁布年号。普通大众了解年号估计大多来自热播的电视剧。电视剧中的皇帝大多称年号,较少直呼皇帝名字,比如康熙帝、乾隆帝,如果不是特殊身份或者特殊场景,较少叫玄烨、弘历。因此对历史不是特别熟的普通老百姓来说,并不是非常清楚年号和皇帝的名字的关系。其实通俗的说就是新皇帝新天下的新纪年名号。
中国从秦始皇开始称皇帝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,但年号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估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,别说普通的老百姓,就是专家学者,对这个问题也有分歧。有学者说传世文献记载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是“建元”。“建元”就是建立新纪元,年号应该始于此。但很多学者反对,说史书中的“建元”只是追加年号,并不是真正意义使用的年号。还有学者说是汉武帝“元朔”年号,还有说是汉武帝的“元狩”等等,很多说法。这在辛德勇曾有专书考订,梳理十分详细。他认为汉武帝“太初元年始正式启用年号纪年”,太初以前的年号全部为后来追记。
年号的启用时间从古代一直争论到现代,古代学者的学识我个人由衷佩服,但古人没我们今天幸运。今天因为考古的进步和发展,很多原来古人没见到的古书、古物,今人能通过各种途径研究利用。从今天所出的秦汉出土文物看,在年号没有普遍使用之前,当时的基本纪年方式可总结为三种。第一:直接记年数,不加任何限定。这种情况在文献中最多,比如汉代右糟钟(或称十五年铜钟)铭文作:“十五年,大官容八斗,重一钧,第五百四十二。”第二:X帝或XX帝。比如居延汉简中就有见“孝文皇帝三年””。第三:X王X年。比如睡虎地秦简《编年记》(又称叶书)中有“庄王元年”。整个秦到汉初的纪年基本如此,很少例外。也就是说,从各类出土的秦汉文献来说,至少到西汉初,年号还绝不可能出现并使用。正如辛德勇先生所说直到汉武帝中后期得太初年间,文献中年号的使用才开始普及起来。比如山东出土海曲汉简中有“天汉二年”,这个“天汉”就是汉武帝太初年之后的年号。
那么年号究竟是哪个皇帝开始使用的呢?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载:“十七年,得玉杯,刻曰‘人主延寿’。于是天子始更为元年,令天下大酺。”这是记载汉文帝时的事情,这一年为公元前163年,史书以此为后元元年。后来汉武帝也有个“后元”年号(前88年—前87年)。汉文帝这个“后元”与年号的关系,已有很多学者讨论。有些学者以为这还不算年号,但这里说到了“更为元年”,我认为这个“后元”其实就是年号,史书载汉文帝得玉杯,以为祥瑞,于是改元,以祈求天下太平。这和后面的改元启用新年号以祈求“国运延昌”的目的和性质已经完全一致。所以说年号的萌芽时间应该是从汉文帝开始,年后的正式使用应该是从汉武帝开始。综合处材料来说,汉武帝前期所使用的几个年号,其实并没有真正实际通行,只是后世记载事件时追加上去的,真正广泛使用年号的时间应该是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的。
参考文献:
辛德勇《建元与改元——西汉新莽年号研究》,中华书局,2013年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qy2005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