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型设计(产品小白如何快速掌握原型设计)

原型设计是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,“熟练掌握Axure、墨刀等工具的使用”经常出现在产品岗位的JD上。

 

网上有很多原型设计的教程,都是从一个个元件讲起,但对于产品新人来说,最快上手、最有成效的方法是直接去临摹一个产品

 

01

 

首先,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产品,用思维导图画出该产品的功能结构图信息架构图

 

功能结构图的主要作用是“厘清逻辑”,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产品的核心功能、重要功能、辅助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从属关系;

 

信息架构图的主要作用是“信息分类”,可以让我们看到呈现在用户面前的繁杂信息的组织方式。

 

梳理功能结构图和信息架构图其实就是在拆解一个产品,把它拆成最本质的功能或信息的集合体,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产品的理解。

 

02

 

其次,分析页面之间的流转关系

 

我的习惯是从登录开始,假设自己要完成某个动作,记录下自己每一步操作时页面的流转。

 

比如微信,我们想查看一个好友的朋友圈,那么需要登录微信,登录后默认在消息页面,

 

如果和该好友最近有聊天,则进入聊天页面,点击对方头像;

如果没有聊天,则需要通过搜索或点击通讯录,在通讯录里点击对方头像;

或者点击发现页,在自己的朋友圈页面,看到他的动态后点击他的头像;

 

之后都会跳转到用户的个人信息页面,再点击朋友圈,跳转到对方的朋友圈页面。

 

点击他朋友圈右上角的头像,又可以回到他的个人信息页,点击发消息回到聊天页面。

 

这其中,我们就可以看到登录、消息、通讯录、发现、聊天页面、朋友圈、个人朋友圈、个人信息页等多种页面之间的关系,

也可以发现有的逻辑是固定的,像查看好友的朋友圈都需要点击他的头像、进入个人信息页才能查看,这样在画原型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画一遍,设置跳转就可以。

 

前面都是准备工作,现在终于要开始上手制作原型了。

 

第一步,绘制框架,设置母版。

 

还是以微信为例,进入微信之后会看到它的底栏和顶栏的整体样式都是固定的,只是会有相对应的颜色、文字的切换,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固定的东西画出来,做成框架模板,这样就不需要每次都重复画了。

 

AXure上,可以先新建页面,画好之后,选择转换为母版;也可以直接添加母版,之后新建页面再把母版拖进来。

 

第二步,根据前面做的信息架构图,一层一层地填充内容。

 

这一步就是照着画就行,把需要的元件拖进页面,更改文字、尺寸,再进行排版。

 

建议不要纠结颜色、阴影等,毕竟现在只是练习,我们做出黑灰白的低保真原型就够了。

图源产品班

 

第三步,根据页面流程图,设置页面交互效果。

 

这一步可能会比较难,但一开始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从页面一的某个按钮跳到页面二就好。

 

如果是在同一母版内的不同页面内容,也可以设置成动态面板,不同状态对应不同内容。

 

我的经验是看到不知道如何实现的交互,再在百度、b站看教程跟着学,有具体的应用场景,我们才能掌握得更好。

 

第四步,思考各种异常状态。

 

比如在登录页面输错了密码会怎么提示?网络断开的时候怎么办?

 

类似这样的问题和逻辑,其实也是我们设计的重点,这样开发小哥哥才能知道怎么做。

 

通过临摹一个产品,除了可以练习原型工具的使用,更重要的是锻炼我们的产品思维能力,

 

可以促进我们不断地思考:为什么这里是这样的、逻辑是什么、下一步怎么办?

这样我们自己设计的时候,也会更有条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qy2005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